葡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宝石or克瑞森葡萄,哪个品种更有前景 [复制链接]

1#

红宝石和克瑞森,都是晚熟葡萄的代表,然而广为人知的克瑞森,已经红遍大江南北,无论南方北方、不管丘陵平原都有大面积种植,主要以其耐储存的优势,占春节葡萄市场很大份额

准备入库的克瑞森

年之前,克瑞森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虽然各地价格有所差别,但是基本稳定在五六元一斤以上不成问题,但是自年以来出现较大波动,以胶东半岛为例:年6元左右开市,在冷库里一落千丈,3元、2元以致二三十一筐(16-18斤),虽然春节以后价格高升,但是已然库中无货。

年,受年行情影响,3-5元开市,入库之后连续涨价,6元、7元、8元、10元。着实让收购商和冷库赚了一把,弥补一下年的亏损。

到了年,春天连续多地霜冻,多地减产,这让果农们对秋天的葡萄价格期望值一下子提了起来,到了秋天,7-8元开市,客户直呼价格太高受不了,广东福建客商来都不来,走不了货,虽然随后价格走低至6元左右,仍然只有东北地区少许客商收购,导致大部分农户自己入库,随后在库里4元、3元、50一筐、40一筐……,到处都是葡萄滞销的信息报道,又跌到了低谷,元宵节前后价格回升,怎奈大势已去,该赔的已经赔了,不该赔的也赔了。

年开始了,果农对今年的价格一直内心忐忑,不知道忙碌一年等着自己的是什么价格,其实年的行情是不正常的,虽然多地有霜冻,但是果农们不知道全国有多大面积的新栽葡萄已经到了丰产期,也不知道咱们胶东的克瑞森已经落后于西昌等地多大差距,我曾亲耳听到客户说拉了咱们的葡萄了广东,人家西昌的批发12元,咱们的没人过问,最后以4.1元的价格处理完了。

反观红宝石,面对克瑞森的起起伏伏,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多少年了几乎没有低于5元一斤

最近几年,红宝石不仅作为鲜食品种以其独特的口感畅销不已,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入库以后依然表现不俗,也能存放至春节销售,克瑞森与之相比,有何优势呢,咱们一一分析:

一、论口感,红宝石皮薄肉嫩,口味香甜,回味悠长;克瑞森皮厚,略有涩感,肉质紧实,适合切片,口感甜中略酸,相比而言,红宝石远超克瑞森。

二、论耐存储,克瑞森皮厚肉硬,耐储存,存放于冷库可以放到春节以后;红宝石相对来说,存库时间比克瑞森略短。而我们一起葡萄团队经过科学水肥管理,让红宝石的干物质积累足够,照样可以种出果肉紧实可以切片的红宝石,耐存储性完全可以和克瑞森相媲美。

三、论投资,克瑞森是众多葡萄中比较喜欢水肥的品种,要大水大肥养着才能成熟上色,而红宝石对水肥要求比克瑞森要少一些,抗病性二者在实际实践中差别不大,但是克瑞森比红宝石耐药性高一些,农药的使用量也要稍多一些,总体投资克瑞森大一些。

四、论管理难度:红宝石的技术难点主要是易裂口、易感染灰霉、酸腐烂果,灰霉前期控制得当,后期问题不大,而通过合理的水肥方案可以预防裂口,只要干物质积累足够,偶尔裂口不流水就不会感染酸腐烂果。

而克瑞森的技术难点主要是拉穗和上色,这两条在红宝石管理中都不难,但是克瑞森拉穗就得加大肥水用量,如果药物拉穗就有药害风险;特别是克瑞森难上色,主要因为成熟时间略晚,温度下降,上色困难再加上产量过高,叶片不够等等因素,颜色成了影响克瑞森价格的重要指标,说实话,要找个里外全色的果园还真不是太容易。

五、论种植面积和发展空间:克瑞森从温暖湿润的南方到干旱少雨的新疆,从海洋气候的东部到高原山地气候的西北,面积逐年大量增加,势必产生供大于求的风险,进而导致价格走低的趋势,而红宝石在全国种植面积较少,尚不具备供大于求的条件。

综合分析,结合我们一起葡萄团队的管理经验,红宝石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形成下一个换发新风采的”老品种“!大家对此怎么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