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唯一一个会说葡萄牙语的中国皇帝朱厚照,活 [复制链接]

1#

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派出外交特使:皮莱斯,在葡萄牙船长费尔南·佩雷兹·德安德拉德率领的八艘军舰保护下,来到广州怀远驿准备和明朝进行贸易洽谈。

葡萄牙人的来访,让中国皇帝学会了一门外语技能。

不过,这个皮莱斯是第一次来中国,自然不会说中文。于是,他当时便在马六甲聘请了一位熟悉汉语的翻译:霍克·亚三。

有意思的是:当时葡萄牙人自知大明对他们并没有多少好感,于是皮莱斯便把一块白布缠在自己头上,假装自己是一位穆斯林拜访者。

他还宣称自己是来向大明进贡的,以赢取大明官员的好感。当地大明总督陈金新在广州接待了皮莱斯一行,并好礼相待。

皮莱斯向陈金新提出要见大明皇帝,于是陈金新一边安排皮莱斯先到光孝寺学习大明礼仪,一边将此事紧急报告给了朝廷。

但皮莱斯那里却显得很不耐烦,于是他便花钱买通了一些当地大明官员,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尽快见到大明皇帝。

俗话说:“金钱就是最好的通行证!”很快,皮莱斯便接到了朝廷给他的通知:前往南京觐见大明皇帝朱厚照。

不过,大明皇帝可不是谁想见就能马上见到的!至少也要颇费一些周章:当时朱厚照刚好在南京游山玩水,但是等皮莱斯他们到达南京时,却又被告知朱厚照跑北京去了。

于是,皮莱斯只得拖着疲惫的身子,不敢休息便直奔北京。到了北京,皮莱斯带着翻译霍克·亚三见到了大明皇帝朱厚照。但有意思的是:当皮莱兹滔滔不绝讲述商业和贸易问题时,朱厚照却根本不感兴趣。

大明皇帝反而对皮莱斯身边的霍克·亚三很有兴致,因为皮莱斯每说一句葡萄牙语,霍克·亚三便会用汉语翻译给朱厚照听。

就这样,朱厚照和翻译霍克·亚三一直都在愉快地交谈着,而旁边的主角皮莱斯反倒像一个“传声机”。不得不说,朱厚昭确实很有语言天赋,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皮莱斯后来怎么样了没人关心,大明皇帝也不关心。反倒是那个翻译霍克·亚三,在这次觐见之后被朱厚照热情挽留了下来。

此后,朱厚照便开始潜心学习葡萄牙语,有不懂的便向霍克·亚三请教。很快,朱厚照便能讲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了,和葡萄牙人对话时再也不需要翻译了。

就这样,朱厚照成了中国唯一一个会说葡萄牙语的皇帝。

后世对朱厚照的评价:喜忧参半。

可以说,大明的16位皇帝中可谓是“人才辈出”!不过这个“才”,可不是专指他们的治国理政之才,而是说大明皇帝几乎个个都“身怀绝技”,剑走偏门!

明武宗朱厚照的语言才华,甚至可以和那个喜欢做木匠的大明皇帝相媲美,让后世记忆犹新。但是年4月20日,年仅1岁的朱厚照便因病(真正死因仍存疑)早逝了,而且是死在他最喜欢的豹房(宫中享乐场所)里。

也正因为这种死法,很多讨厌朱厚照的人便认为这个皇帝个人生活混乱:大建豹房,荒淫无度。

但如果真要说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好像又太冤枉他了。朱厚照其实是一个天性聪颖的皇帝,他学习军事很有灵性,而且总喜欢亲自带兵打仗,也就是御驾亲征。

当年蒙古大举入侵时,朱厚照的军事谋略令对手都无比信服。而且他处事果断,在弹指间便杀死了自己曾经的宠臣:大太监刘瑾。

除此之外,朱厚照任命的大臣全都成了一代名臣,就连大思想家王阳明,也是他最赏识的人才。

毛主席曾经说过:“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朱厚照)、明英宗稍好些外,其余的皇帝都不好。”

能得到伟人这样的评价,可见朱厚照已经算是一位相当不错的皇帝了。不过在史官们的眼里:这位皇帝实在是太不务正业了。

例如:皇帝都是不能私自出宫的,但朱厚照没事就喜欢往宫外跑,然后再被大臣们给"逮"回来。

此外,朱厚照还培养了8个小太监在身边,还把他们称作“兄弟”。这8个小太监被人们称作"八虎",他们也是宦官乱政的最大罪证。

结语

后世史官们喜欢“黑”朱厚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朱厚照在位时,一直提倡重振明朝武力,不断抑制文臣权力,这是那些写史书的文臣们所无法容忍的!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朱厚照的一些相关“黑”历史,应该是人为修饰过的。换句话说:朱厚照确实贪玩,但没有耽误正事。

他之所以不受史书待见,是因为得罪了文官。而且,就算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绝对是一个最快乐的皇帝。因为这位皇帝虽然命短,但早已经悟出了人生的快乐真谛: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史官们说去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