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疗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唐诗多豪情,初唐到中唐尤为如此,多大开大合,气象万千,在波澜壮阔的背景下,展现诗人的浪漫、豁达好豪迈之情。李白是个中翘楚,即便是王维和杜甫也经常有惊人之语。在唐朝海量的诗人中,有一个人被严重低估,便是《凉州词》的作者——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年的历史是一个纷乱复杂的状态,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一统魏晋没多久便爆发八王之乱,之后五胡乱华,北朝南迁,形成南北对峙,而南北的内部频繁地进行着政权更迭。
到唐朝才终于天下平定,国力日盛。虽然万国来朝,但边境却一直战事不断。唐王朝脱胎于西北,时人彪悍,男儿更是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目标。即便是文人也都愿意去边塞寻找机会,于是出现了很多边塞诗人。
学识和家世如王维者也不辞辛苦,长期生活在边塞,更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王之涣也写过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气象开阔,荡气回肠,好不壮哉。
将军战死,不过是酒醉而已。酣畅淋漓之后,以天地为炉,横卧沙场,笑看风云变幻,古往今来,皆如此。一入沙场,生死早置之度外,也并非一定要封狼居胥。其如饮酒,为醉而来,但饮酒的过程更让人醉心。
全诗饱满而有层次,举重若轻,谈笑风生,豁达浪漫,看似游戏人间,一腔豪情却都用在家国大事之上。
王翰的豪迈是骨子里的
王翰大气、有豪情,他在《飞燕篇》写亡国教训时说:“古来贤圣叹狐裘,一国荒淫万国羞。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可见他还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如果说李白是一名侠客,王翰也绝对不弱。
他写山高,“发地削成五千仞”;他写险峰,“三峰离地皆倚天”。
塞外萧瑟悲凉的环境,他是这样写的,“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读之,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足见其诗句的感染性。
当然,王翰并非只是书生意气,在探讨秦王朝为何短命时,他的见解是“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他也有恬静闲适的诗,比如“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其实,他也是一个安静的人,“买得青山好,林居事事清。晚窗分竹色,夜枕落泉声。”这样的田园风,也十分撩人。
王翰少年时就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并没有去做官,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可见其对功名并不在意,豪迈大气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对李白、王维该有一定的影响
王翰公元年得中进士,这时的李白和王维都只有9岁。李白和王维的一些诗句,倒是可以从王翰仅存的几首诗中找到一些影子。
李白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句,静动结合,一眼万里。而王翰在《灵源洞》里有一句,“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对比起来阅读,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和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意蕴上有些相似,而王翰的境界和格调还显得更高一些。
王翰在《春女行》中感叹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说:“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李白在《将进酒》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见,这两个酒鬼的三观是非常相近的。
细读李白的古风诗,好几首都能在王翰的诗里找到影子。
王维和王翰同是山西人,其诗也不免受到一些影响。细读王翰的《题山居幽趣图》,和王维的《山居秋暝》,感觉二人描摹的是同一个地方。
《题山居幽趣图》幽人爱岑寂,林下筑幽居。触石云生谷,通泉溜决渠。鹤眠春院静,猿去晚林疏。时有采芝客,商歌振碧虚。
王翰在当时是名满天下的人,杜甫在写给丞相的自荐诗里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直接拿王翰和杨雄、曹植作比,足见其优秀程度。当时的名仕都以和王翰做邻居为荣。
可惜作品多散失
王翰性格豪爽,放荡不羁,又家资富饶,经常以王侯自居,对平辈人从来都是颐指气使,毫不客气,所以他的人缘并不是很好。虽然进士及第,一生也没有做多大的官,当然,当官对他来说只是体验生活而已。
当时的著名学者徐坚与张说品论文坛人物,问张说今之后进,文词孰贤,张说有“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明代诗人王凤州推王翰的《凉州词》为唐诗七言绝句压卷之作。
只可惜,王翰只活了39岁,据《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载,王翰有文集十卷,宋代已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者,只有14首,令人惋惜。
个人觉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唐诗中最为豪迈的一句,舍生忘死,才能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