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有一套来看他怎么ldquo钻空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虽然霜降节气已过,但在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徐伟国承包的葡萄园里,只见碧绿的藤蔓间,一穗穗饱满晶莹的葡萄依然挂满枝头,黑的透亮、紫的璀璨,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几个村民正忙着剪下葡萄穗,装箱打包。“这是村里专门引进的晚熟鲜食品种,叫巨峰甬优1号,比普通品种晚熟一个月,而且甜度更高,更好吃。”徐伟国摘下一串葡萄让大家品尝。

看着架上的葡萄还能再摘10多天,徐伟国很高兴。

徐伟国是松兴屯村村民,过去因村里没有合适的产业,一直在外地的城市打工,直到村里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建起了农业高效示范园,他才返回村里承包了40亩葡萄“大棚”。

“过去一年在外吃苦受累,才挣几万块钱,家里还顾不上。现在回村种地,一年就能挣到几十万元,家里啥事也不耽误。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徐伟国说。

普通品种的葡萄一般在农历的7月15日都已采摘完毕,葡萄园也进入施肥季节,但这天对徐伟国的葡萄园来说才算刚刚“开园”。

“这个品种的葡萄可以一直采摘到农历的9月中旬,采摘期长达两个月,正好又是普通鲜食葡萄的空档期,价格也比普通葡萄高出一倍,每斤批发6元,零售价能卖到8-10元,效益也翻了一番。”徐伟国说,这个品种一亩地可以产三四千斤,但为了保证品质和规格,一般都控制在斤以下。

剪穗、装箱、打包,常年在葡萄园里务工的村民一年能挣3万多元。

“这种葡萄虽然好吃,但管理技术要求高,必须精细才行,一年到头离不开人。这茬摘完后,就要忙着清园、施肥,一直得忙到过年。”回村承包这40亩地后,为了种好这些葡萄,他们夫妻俩一直住在园子里的两间设施简单的房子里。

园里的基础设施,包括葡萄苗和大棚都由村里合作社投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徐伟国只负责种植管理,采收葡萄后送到村里的收购点就行了。“根本不为销售犯愁,很省心。”徐伟国说,承包大棚后,浇水、施肥、采摘的费用都由自己承担,每亩地每年只需投入多元的水肥等农资和采摘费用即可。“扣除成本后,产生的利润再与村合作社‘二八’分成,80%都是我的纯利润。”

虽已过霜降,棚里的葡萄长势依然旺盛。

说是葡萄“大棚”,实质上却并非是传统大棚,只是在葡萄园的上空架起了连栋避雨膜,雨水顺着避雨膜的中缝流到园里的地沟里,既能浇地,雨水和细菌也不会沾到葡萄穗上,防止造成裂果、坏果,同时,大棚的反射光还让葡萄着色均匀,适度的保温效果更增加了葡萄的甜度。

徐伟国正把刚摘下的葡萄送到村里的收购站。

“每亩平均产量按斤算,每斤平均卖6元,这40亩地至少产出72万元。今年天气好,二茬座果好,采摘持续时间长,产量高了,还能多卖些钱。”徐伟国说,去掉自己投入的24万元生产成本和大棚租赁费,每亩利润还得有1万元。

“靠这40亩葡萄,我一年就能挣到40万元。在这儿打工的村民一年也至少能收入3万多元。”徐伟国说,葡萄园吸引来不少返乡务工的村民,在葡萄园里干一天活,村民平均能收入元。

记者:石鹏志通讯员:王喜进编辑:向雨瑶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农村大众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