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大果施特优与赤霉酸配合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
TUhjnbcbe - 2021/3/18 2:46:00
北京皲裂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20672.html

摘要:近年来,夏黑葡萄因其早熟,品质好,销售价格高,在云南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因其自然果粒小,在生产中必须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目前,在生产中多采用“1、2、3号”或“A、B、C号”进行处理,因为处理次数多,处理的人工成本高。为了减少使用次数,降低人工成本,以2年生夏黑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三次处理”与“二次处理”对夏黑葡萄果粒膨大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国光大果施特优(氯吡脲)+赤霉酸”两次处理后,夏黑的平均单粒重达到8克以上,平均果实含糖量达18%以上,综合考虑单粒重、果实含糖量、果粉浓密程度及着色成熟等因素,效果优于生产中常用的“三次处理”,并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建议云南的夏黑葡萄参照以下方法进行果实膨大处理:盛花末期用国光大果施特优倍+赤霉酸50mg/kg浸花序,第一次处理后11天用国光大果施特优倍+赤霉酸50mg/kg浸果穗。

关键词:夏黑葡萄,大果施特优,膨大

夏黑葡萄为三倍体无核早熟品种,因其早熟,品质好,销售价格高,在云南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几百亩、上千亩的种植园越来越多。因其自然果粒小,没有商品价值,在生产中必须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膨大处理。目前在云南多采用“1、2、3号”或“A、B、C号”进行处理,处理次数多,人工成本高。在云南建水,目前请人浸果疏果的人工成本为-元/工,三次浸果加疏果的人工费用高达元左右/亩。本试验以云南建水2年生夏黑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使用常规“三次处理”与国光大果施特优和赤霉酸配合“二次处理”对夏黑葡萄果粒膨大效果,果实成熟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合于当地使用的“二次处理”配比组合供生产上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于年3月进行,供试材料为云南建水佳禾农业公司2年生夏黑。该园种植株行距为0.75*2.5m,V形架,全园采用肥水一体化管理,管理良好,树势健壮。

试验药剂为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大果施特优(0.1%氯吡脲可溶液剂)和国光3%赤霉酸乳油;对照药剂为生产上常用的夏黑“1、2、3号”。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末留清水对照,具体处理方案见表1。选择生长健壮,长势,花量基本一致的结果树为试材,选择生长势,大小基本一致的花序进行标记,每处理标记5个花序供试验抽样调查。3月20日和3月31日对各处理小区按试验方案进行浸穗处理。全园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疏果按相同方案进行。

表1、夏黑膨大试验设计方案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5月27日,各处理全部果穗摘袋调查着色程度,果粉浓密程度,各处理采摘标记穗进行果实纵横径、果蒂粗度、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测定。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果蒂粗度、果粒横纵径;电子天平测定单果重,用手持式测糖仪测定果实含糖量。

二、结果分析

表2:各处理果粒纵横径、果蒂粗度,单粒重及含糖量测定结果

2.1对果实纵横径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处理1、2的果粒纵径明明显大于对照处理,而处理1的果粒横径小于对照,处理2的果粒横径大于对照,但差异均不明显。说明在两次处理中,在氯吡脲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赤霉酸的浓度增加有利于果实纵横径的增加,并且对果粒纵径增加更明显。对果实膨大的效果赤霉酸50mg/kg优于30mg/kg。

2.2对果蒂粗度的影响

处理1、2的果蒂粗度均小于对照处理,但差异不明显。说明随膨果处理次数的增加,夏黑的果蒂会同步增粗,处理1的果蒂较处理2粗,说明赤霉酸浓度增加不会造成果蒂粗度同步增加。

2.3对果实单粒重的影响

处理1、2的果实单粒重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处理2的单粒重明显高于对照,达到8.1克,而对照仅为7.0克,平均单粒重比对照高15.7%,而处理1的单粒重比对照提高5.7%。说明在第二次处理氯吡脲浓度相同时,50mg/kg赤霉酸对单粒重提高的效果优于30mg/kg。

2.4对果实含糖量的影响

处理1、2的果实含糖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1略低于处理2,但差异不明显。说明3次膨果处理不利于果实含糖量的提高,同时,膨果处理时高浓度的赤霉酸有利于果实含糖量提高。

2.5对果实着色和果粉的影响

5月27日对各处理果穗全部摘袋后观察发现,各处理在果粉浓密程度上均表现较好,处理间无明显差。从果穗着色程度看,处理1、2基本一致,明显好于对照处理,说明3次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推迟果实成熟,推迟果实采收期。

表3:试验各处理果粉、着色等指标对比

三、试验结论与讨论

采用氯吡脲与赤霉酸配合处理2次可明显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单粒重,在试验条件下单粒重可达8克以上,果实含糖量可达18%以上。综合考虑果粒大小,单粒重,果蒂粗度,果粉及着色情况,本次试验以处理2效果最佳,即盛花末期大果施特优(0.1%氯吡脲)倍+50mg/kg赤霉酸浸花序,处理11天后用大果施特优(0.1%氯吡脲)倍+50mg/kg赤霉酸浸果穗。

在葡萄大面积种植中,人工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夏黑膨大处理中,2次氯吡脲加赤霉酸配合处理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使用的1、2、3号三次处理,不仅增大了果实,提高了单粒重和品质,提早了采收期,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葡萄果实着色不仅受光照,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和营养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果穗大小,负载量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夏黑栽培中,为了保证正常着色,提高品质,及早上市,不仅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注重田间肥水管理,特别是有机肥和钾肥的使用,合理的控制果穗大小及挂果量。

国光大果施特优+赤霉酸处理与对照药剂处理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晁无疾教授

参观大果施特优示范园

国光“把质量和品牌建在用户心中”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助种植者实现愿望”作为我们的企业使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果施特优与赤霉酸配合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