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葡萄生长在特定的环境内,一般病虫害较轻,主要防治对象是幼穗轴腐病、白腐病、褐斑病等。重点在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花前喷2次甲托并参照大田管理交替应用波尔多液和乙磷铝等做好生长期防治。
修剪
修剪工作由于受温室栽培的影响,分两个时期修剪:
夏剪:重点是培养结果后的副梢,其一是揭膜后将已结果的枝蔓拉平降低位置,留先端的1~2个夏芽副梢,抬高位置直立引缚培养。如一次副梢叶片不足的(一般2~4叶),可用二次副梢补充,8~10片叶时摘心,控制生长,充实下部腋芽,留作翌年的结果母蔓。其二是将当年已结果但位置偏高偏远的枝蔓,揭膜后,留2~3芽行重短截,促发冬芽形成新梢,待该梢长至8~10片叶时摘心,充实其下的腋芽留作翌年的结果母蔓。
冬剪:落叶后进行,视新梢发育程度进行短截。拉枝留副梢的枝条一般留2~5芽短截,架面空间大、粗度0.7cm以上的可偏长点,细弱的一般偏短点(2~3芽)。通过重短截培养的结果母蔓,冬剪时可视情况适当留长点(接近常规修剪的5~7芽)。试验证明,拉枝留副梢的翌年产量最高;重短截培养副梢的,产量亦可观;按常规修剪法的翌年卷须多花芽极差,着果少甚至绝产。生物统计比较,前二种方法较常规修剪差异显著。
提高品质
一、加强肥水管理。巨峰葡萄生长势强,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
通常每收获公斤浆果需纯氮1.5公斤,磷1.0公斤,钾1.5公斤;同时,浆果生长期间,水分充足,可以增大果粒,提高产量。但若在浆果着色至成熟期灌水过量,则果粒糖度低,酸度高,着色不良,裂果并易诱发灰霉病、晚腐病,影响巨峰葡萄的色、香、味、降低其品质。因此,灌水要适量,特别是在采摘前15-20天要停止浇水。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防止造成植株贪青徒长,枝叶郁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使葡萄浆果不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果梗脆嫩,果皮薄,对各种病菌的抵抗力差,。对此,应在浆果着色期,叶面喷施倍磷酸二氢钾溶液,隔半月再喷一次,可提高浆果的品质。秋季落叶后,每亩施-公斤2%磷肥的腐熟有机肥,这时,地温较高,利于有机肥的分解和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二、合理修剪。许多果农为了追求高产,夏季不疏花序。
不掐穗尖,使养分供应分散,果粒大小及成熟不一。冬剪时轻剪长放,多留枝蔓,造成结果部位迅速上移,使果穗密集在架面的上部,由于负荷过量和分布不均,使营养失调,很难形成优质果。所以,巨峰葡萄在花前对主梢要及时摘心,抹除副梢,使养分较多地输送到花器部分,同时,适当地疏去部分花序,且在开花前3-5天掐去末端的1/4-1/5,使养分能集中供给留下的果粒。冬季采取中长梢修剪,每平方米架面留10-15个左右的新梢为宜,上下错开,保证每穗葡萄生长达到15-25片叶,亩产量控制在公斤以内。这样就可使果穗紧密,果粒整齐,成熟一致,提高浆果的风味和色泽。
三、病虫害的防治。冬剪时要彻底清理田园,消灭各种病原菌。
在春季巨峰葡萄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毛毡病;花后一周喷等量式倍波尔多液,防治黑痘病;自6月上旬开始每10-15天喷-倍50%的退菌特3-4次,并间喷倍乙磷铝防治霜霉病,喷0-倍40%的乐果乳油剂防治浮尘子等害虫。如在枝条上发现有葡萄透翅蛾危害时,可向蛀孔内灌注50%的敌敌畏,然后用粘土将虫孔封闭。为了防止葡萄上市后沾污农药,在采摘前半月左右,应停止喷施农药。
四、适时采摘。巨峰葡萄的生长日期为-天,有效积温为-3℃,在各种栽培措施适当的情况下,通常7月上旬开始着色,8月下旬成熟。
只有在8月下旬开始,当葡萄浆果为紫色,含糖量在15%以上,含酸量为0.6%-0.8%,香味较浓时才可采摘。但有些果农为了抢占鲜食葡萄市场,在8月上旬就将巨峰葡萄采摘上市,以致浆果都是些不成熟的青色果粒,糖和芳香物质的含量都较低。为了减少灰霉病的侵染,在摘前7-10天喷-倍甲基托布津,可使巨峰葡萄在贮存销售过程中的发病率显著减少。
采摘时应选择露水干后的早晨或下午进行,阴天或雾天不宜采收,以尽量消除葡萄从田间带来的热量和湿度,同时应轻剪轻放,避免弄破果粒和擦去果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