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葡萄生产用药登记情况
1.1葡萄生产用的杀虫剂登记情况
1.2葡萄生产用的杀菌剂登记情况
1.3葡萄生产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情况
2葡萄绿色食品生产登记的农药分析
葡萄绿色食品生产农药使用现行标准主要参考NY/T—《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NY/T—《绿色食品温带水果》。经统计,葡萄登记农药中符合NY/T—规定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总计有17种有效成分。登记的产品为68个,其中杀虫剂2个、杀菌剂29个、植物生长调节剂37个。这些产品中,登记防治的害虫只有绿盲蝽和蚜虫,登记防治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灰霉病和葡萄炭疽病4种。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微生物来源的S-诱抗素外,其余皆为生物化学产物。其中赤霉酸登记产品多达27个(表4)。经统计,葡萄登记农药中符合NY/T—《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规定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有:杀虫剂28种、杀螨剂8种、杀软体动物剂1种、杀菌剂40种、熏蒸剂2种、除草剂4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7种。葡萄登记农药中适用的杀虫剂只有噻虫嗪1种;另外,由于氟啶虫胺腈上市晚于标准发布,暂未列入名单。葡萄登记杀菌剂单剂共24种。除草剂只有草铵膦适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有氯吡脲、噻苯隆和萘乙酸3种。NY/T—《绿色食品温带水果》规定了11种农药在葡萄上的残留限量(表5)。其中氧乐果和克百威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在瓜果上使用;敌敌畏、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酯等农药目前未在葡萄上登记。这11种农药中,只有4种目前已在葡萄上登记,分别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和烯酰吗啉。若在葡萄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选用这4种农药防治葡萄病害需慎重使用,且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避免农药残留超标。3存在问题及建议
年新《农药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出台后,我国农药登记制度进一步优化。规范了农药登记申请主体,明确了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的资质,增加了农药登记再评价制度,与欧美等世界标准接轨。但我国农药登记制度起步较晚,仍在不断发展完善阶段。农药登记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我国农药登记主体为农药生产企业、农药进口企业和农药研制开发企业,导致我国农药登记一直存在“冷热不均”现象。小宗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药适用对象单一,农药销售数量有限,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小,农药登记种类少。生产中农户常常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抑或只能“非法”用药。这一问题在葡萄用药登记上尤为突出。葡萄杀虫剂只有4个产品登记,登记防治对象仅有盲蝽类、绿盲蝽、介壳虫和蚜虫,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葡萄杀虫剂“非法”用药的高风险将持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而葡萄杀菌剂虽然登记数量庞大,但登记病害相对集中,药剂同质化现象严重。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数量的增长体现了市场导向农药登记的弊端。葡萄生产的高产值使得农户并不吝惜在生产资料方面的投入,能够增产提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成为葡萄生产的必需品。而葡萄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现象也不在少数。为推动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加快解决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短缺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研究制定了《年特色小宗作物用药调查及试验项目实施方案》,同时颁布了《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年又组织制定了《用药短缺特色小宗作物名录(版)(征求意见稿)》《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群组名录(版)(征求意见稿)》和《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残留试验群组名录(版)(征求意见稿)》,着力解决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的难题。在当前葡萄用药登记条件下,葡萄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更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使依靠化学药剂为主的病虫害防治逐渐向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转变。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了采取连续、规范并且根据气象条件调整的综合防治病虫害的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概念,将整个葡萄园生态体系作为管控对象。要基于各项绿色防控技术建立葡萄园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合理建园是前提,要加强苗木检疫、土壤消*,采取避雨设施栽培;加强栽培管理是基础,科学调控水肥、培养健壮树势、采用合理树形和修剪方法;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如诱虫灯、*板、食诱剂、性诱剂、套袋和释放天敌等;重视生态调控技术的应用,如复合种植技术、覆草栽培及局部土壤改良等。确保化学防治始终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严格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管理规程和标准。4小结
“十三五”是我国葡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模式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保持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以节本、优质、高效和绿色为发展目标,依靠科技创新和葡萄节本、优质、高效、绿色技术集成和推广,促使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葡萄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转变。以“三品一标”为代表的高品质农产品是未来葡萄生产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鲜食葡萄海外市场的开拓,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将越来越受到限制。生物农药发展空间巨大,其中已不乏优秀药剂。另外,加强小宗作物用药的相关登记是当务之急。确保在现有农药管理*策下合法合规使用农药,以保障生产安全和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来源:《中国果树》年第2期
扫码添加记者